游客您好
第三方账号登陆
  • 点击联系客服

    在线时间:8:00-16:00

    客服电话

    400-123-4567

    电子邮件

    admin@aibai123.com
  • 星点互联APP

    随时掌握企业动态

  • 扫描二维码

    关注星点微信公众号

推荐阅读
鹏鲨击狼 日赚两百
未知星球 | 未知职业
  • 关注0
  • 粉丝2
  • 帖子14
精选帖子

从酷讯到唱吧 陈华的二次创业进化

[复制链接]
鹏鲨击狼 发表于 2016-7-27 00:00 | 显示全部楼层 |阅读模式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
创业是一个过程,很多人能够抓住对的商机,在市场中快速的脱颖而出。一些人总是会面临各种各样的挑战,有毅力的人不会放弃自己的事业,二次创业成了他们的选择。


这是陈华的第二次创业。2011年,他意识到如果再不出来创业,就会错过这一波移动互联网浪潮,于是辞去在阿里巴巴的职位。陈华曾经做过酷讯——2006年颇受业界关注的创业项目,再次创业的时候很快拿到200万美元融资,他一开始做电商导购方向的项目,大概有一年时间折腾了四五个产品,但是PC端获取用户成本太高,做起来太累,不好玩,产品也没有自我传播能力。


工程师周桂鑫感到了陈华压力很大,此前陈华一直跟他们写代码,能在电脑前一坐就是一整天。当时陈华坐不住了,天天外出,后来他才知道陈华是在外面和人探讨创业方向。从2011年11月到2012年1月,这个创业团队未正经干活,每周开会讨论方向。


他们列举了一些标准:市场容量多大、竞争对手有多少、产品上能不能想到创新的点、能不能赚到钱、能不能做到自我传播等等,按照这些标准筛选方向,五六次后,K歌方向还在上面,陈华就觉得有希望了:这个竞争市场是蓝海,容量怎么算也有上亿用户,赚钱的想象空间也是有的,也具有天生的自我传播能力,市面上虽然有K歌工具,可产品做得不行,没有互动性。


当时团队11人,除了陈华以外,其他10个人并不完全认同K歌方向。周桂鑫属于反对派里不说话的一员,用沉默表示反对。陈华坚持自己的意见,周桂鑫当时的想法是,他说得有道理,但没有打在心坎上。陈华行使了CEO的权力,拍板做唱吧。“我一直挺佩服tony(陈华英文名)的,他一般说什么我基本是顺从的。”周桂鑫说。


2012年5月31日,唱吧正式在Appstore发布。一上线,团队就服气了。原本陈华期望值是一个月能圈几十万用户就不错了,但当天就冲到10万用户,服务器直接挂了。因为他们优先做客户端,服务器架构做得很简单。技术团队加班,熬到凌晨三四点钟,改了服务器架构。6月7日,唱吧用户突破100万。陈华说:“熬了一年多,团队挺辛苦的,一直没碰到这么好的产品,有点像黑暗之后看到了光明。


酷讯联合创始人、现梅花天使创投创始合伙人吴世春和陈华相识11年。为了解决买不到火车票的难题,陈华做了火车票搜索网站,吴世春发现商机,因此两人共同成立酷讯,陈华担任CEO,吴世春担任COO。当时酷讯也是创业者中的一面旗帜。


酷讯被他们定位于生活搜索,要覆盖生活中的方方面面:招聘、交友、租房、旅游等等,最多的时候业务分为10个方向,分为10个小团队来做事。团队快速膨胀,而陈华在此前不过是微软的工程师,他缺乏管理经验。


经过盲目的扩张之后,他们考虑收缩战线做旅游搜索,投资方认为这是大事往小里做,而这两名创始人希望是将“生活搜索”大的概念落实到更垂直细分的领域。双方发生分歧,投资方在董事会上占多数席位,按照游戏规则,陈华和吴世春出局,公司被卖掉。吴世春说:“当时我们还是不成熟,在管理上、创业节奏的把握上都出了一些问题。”


后来反思酷讯的问题,陈华意识到最大的问题就是不专注,因为不专注耽误了很多时间、浪费了很多精力。在做唱吧的时候,他吸取了这个教训:“好的产品,最重要的是解决用户最在乎的需求,对唱吧用户,最在乎的需求是唱歌好听,有足够多的人追捧他(她)。所以我们要考虑的是,曲库量怎么做到更大,声音质量怎么做得更好,唱歌玩法有没有更好玩的等等。”


吴世春现在是梅花天使创投的创始合伙人,是唱吧的天使投资人,而陈华现在也是梅花的LP。他们俩办公室就在相邻两幢楼,常见面吃饭聊天。我问吴世春,你为何愿意和陈华一起合作?他回答:“我们一直保持私下的朋友关系,互相认为是值得一起做事、做朋友的人。”


他认为唱吧的团队执行力很强,第一个版本的唱吧,只花了两个月,迭代速度也很快,两周一个版本,快时一周一个版本,“雷军说的专注、极致、口碑、快,唱吧基本做到了。”


到2012年8月,唱吧用户突破1000万,陈华决定,由公司给每人一笔固定的报销额度,让员工们自由组团去欧洲、东南亚、日韩等地旅游。他希望能够让团队分享快乐。


他认为,唱吧的生命力来自三个点:第一个是KTV工具,将传统的KTV功能搬到手机上,甚至更好用,使得源源不断有用户进来;第二个是提供激励性规则,引导用户想法设法按照规则做事,使得产品具有内在的传播理念,不需要花钱就传播出去;第三个是社交因素,在唱吧人与人之间能够因为兴趣建立联系,能够找到共同喜欢某个明星的朋友。


他也意识到,唱吧在聊天功能上比较弱,粉丝群体都通过其他即时通讯工具来联络,陈华告诉我,唱吧很快会上线群组聊天,把用户拉回来。


继唱吧之后,人人网推出了人人爱唱,小米的米吧改成了唱歌的,YY也出了一款唱歌产品,新浪推出新浪好声音,以及爱唱,之前的K歌达人、天籁K歌等K歌工具,也在转型,增加了社交功能。陈华必须跑得更快,不要被人超过,搞死自己,这是创业者首先面对的命题:活下来,不要被打死了。他采取的策略是:“只做竞争对手有可能搞死唱吧的东西,而不是用户想要的东西。”


竞争对手有可能搞死唱吧的东西,是新玩法;用户想要的东西是,更好的注册流程、私信功能等等。当时的唱吧也有很多地方使用起来不方便,让用户不爽。陈华站在竞争对手的角度设想,要搞死唱吧,肯定不是做个新软件把唱吧缺失的功能补全了就搞死了,肯定是做创新、做出新玩法搞死唱吧。


当时的唱吧老出现闪退的问题。用上一二十次就闪退得厉害,用户就骂唱吧,可是唱吧根本没人去解决闪退的问题,这个团队所有的精力都用在做新功能上。在陈华看来,这是没办法的事,必须先保证生存。


大家都在比拼创新速度,唱吧推出合唱功能,有竞争对手在三天后也上线了相似的功能。开发是有周期的,一两个月是少不了的。这说明,点子是相似的,就看谁的速度更快,唱吧提前了两个月想到了这个问题,并比竞争对手提前做出来了。


在这场竞争中,人人网的人人爱唱死掉了,YY的也死掉了,新浪好声音死掉了。越大的公司死得越快,因为他发现这个生意没法抢过来就算了,慢慢中止资源投入。创业公司可能因为整个团队、所有资源都压在这个生意上,暂时没法转型,只能先撑着。


到2012年底,用户4000万——这是一个陈华认为能给人带来心理安全的数字。陈华说:“我们的努力能占到60%,40%归于运气,这个产品提前一年就没戏了,退后一年也没戏了。2012年,是微信增长最快的一年,小米在2012年卖得最火,陌陌也是在2012年增长最快。那一年是移动互联网真正的爆发。”


“唱吧在合适的时间做了一件合适的事。很多人买了一款智能手机,首先找的是娱乐应用,而唱吧是一款好的娱乐应用。2012年,新浪微博也非常方便做口碑传播的平台,过后微博的声势就小了很多。”


作为CEO,他每天都要做出很多判断,产品的、运营的、招聘的……现在,团队很多人也在分摊决策的压力,“现在我时间相对宽裕,很多责任卸下来,让下面的人负责,具体事情我能不管就不管,宁可做得慢一点也懒得管,让团队有机会成长起来。这能让我静下心来想想问题,做大的战略判断。


他的想法很多,一会就冒出一个,大家也会直接告诉他,这个不做。尤其是产品组的人,跟他直接PK的次数最多。陈华有次在会上说,他说有这样的产品组帮他挡一挡,有利于产品发展的,因为他自己想做的事情太多,但移动互联网的产品不易太复杂,越简单越好。


今日头条创始人兼CEO张一鸣是陈华在酷讯招的第一位工程师,后来担任酷讯技术总监。他说:“陈华比我大五岁,当时更多是技术产品型CEO,在技术和产品上比较强,但在管理上没有什么特别的方法,关注技术、产品,对人的关注还是少一点。”


最近每年,张一鸣和陈华见几次面,他意识到陈华的变化:“他能更好地认识自己了,以前他会马上说这个行、那个不行,现在他比以前更沉得住气了。”


吴世春记得,在酷讯的时候,性格比较急躁,一次记者采访他,提的问题激怒了他,他就直接要记者出去,说:“我不喜欢你。”现在就不会发生这样的情况了,陈华会记得员工的生日,员工遇到困难,也会送上自己的关心,这是他以前没做到的。


现在陈华更谨慎地控制团队,原来酷讯一下子就扩张到200人,人员增长速度太快,失去了控制。现在唱吧发展两年了,用户过亿,还能将团队控制在60多人。“你把事情想清楚,每个人安排到位,就不会觉得人手少。”


他鼓励面对面沟通,宁可多走两步路,尽量减少例行会议、减少邮件、减少IM来提升沟通效率。“我觉得要保持高效的沟通,需要扁平化,只有两层结构,VP、总监下就是普通员工。这是我还在实验的事,不见得是正确的。最核心的,还是要专注,整个公司专注,管理就很清晰,越分散越不清晰。”


他反思酷讯时期的管理问题,那时候更像吹一个泡泡,最大的问题还是不专注。“今天唱吧是很纯粹的小团队,管理很简单,不就一个产品吗?大家感觉更舒服一些,节奏控制得比较好,比较早地去思考收入问题,控制开销,知道自己什么时候能赚多少钱,一步一步往前走,扎得比较稳。”


周桂鑫认同陈华的努力。陈华一开始和大家一起写代码,做商业推广的时候,天天打电话做推广。“我认真干活,是因为tony他带好了这个头,他很努力,咱们也没有理由不努力。”他觉得“团队该干什么就干什么,没有什么勾心斗角的事,陈华要求高,招来的人靠谱。我觉得这个团队微商怎么做,做什么都好,没有什么踏不平的。”


2012年是突出重围,2013年是解决服务器稳定性问题、补全用户需要的功能,2014年陈华考虑的就是跳出唱吧,看能不能做更多的事。思考如何将唱吧的用户变现,除了通常的会员付费购买礼物等功能以外,他还推出了“唱吧小飞侠”,考虑做游戏分发渠道。


在酷讯,他犯下的错误是对盈利的需求没有那么迫切,当2008年经济危机来了的时候,酷讯月收入才几百万元,根本不够应对强大的资金压力。“当时我太年轻,可能换有经验的CEO就能赚大钱了。”


在和资本方的博弈中,陈华退场。对他来说,第一次创业是被动的,在微软干得很开心,业余时间做个玩具,结果玩具火了,大家都说该创业做公司,这样才出来。离开酷讯加入阿里巴巴后,他就在思考一个问题,酷讯留下了遗憾,如果自己一直留在大公司的话,可能就彻底地证明自己是一个失败者。


因为吃过资本的亏,陈华非常注重公司运营成本,他也影响了自己的员工们。唱吧副总裁徐薇会谨慎计算成本,追求性价比更高的渠道,如果成本超过底线,就放弃该渠道。她不断优胜劣汰,“我们没有使劲砸钱,没乱花钱。做微博营销也要看下载量、看转化效果的,优质的就投,不优质的第二天就下线。”


他小心地避免在酷讯犯的错误:不要让VC在董事会占过多的比例,占有控制权;以及,寻找能够长期支持公司的资本。“给他投了钱的蓝驰创投(A轮)、红杉(B轮)也是比较有耐心的。”吴世春说。他意识到陈华的变化,以前觉得两三小时拿下融资是值得夸耀的事,现在更注重融资的条款,对方是否适合你,不仅要拿到钱,而且要拿到适合你的钱。


陈华觉得现今的任务,产品的改进依旧是最重要的,这个生态环境是产品为王,不是说今天有了这个用户量就不用担心了,产品停滞了,用户可能会流失。其次,要找到更大规模的收入,去支撑未来公司的发展。


我问陈华,如果面对巨头的竞争,你该怎么办?他说:“首先你在账上必须有钱,账上没钱你生存都有问题,还得跟大公司打仗,那就完了。融资的目标是让我觉得心安,而不是拿来烧的。资本上保证自己是安全的,心理上不害怕竞争对手,技术上要实实在在比任何一个人做得更好。”


一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,很多人有自己的创业梦想。我们可以选择适合自己的合伙人。在创业的道路上,每个人都要坚守自己的信念。

手机扫一扫,阅读更方便^_^

精彩评论1

飘摇 发表于 2017-4-21 10:15 | 显示全部楼层
虽然我是新来的,但我还是很支持爱摆中国滴,支持爱摆中国,终于找到志同道合的朋友。
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| 立即注册

本版积分规则

爱摆中国(好摆网)是一家以摆地摊、货源批发与全产业渠道为核心的行业网站。我们关注抱大腿创业领域,提供性价比高畅销的地摊货源,连接创业者和各种渠道资源,助力地摊经济全面发展。
136-9977-0019
关注我们
  • 访问移动手机版
  • 官方微信公众号

Powered by 地摊网 X3.5© 2009-2021 地摊货批发网 版权 ( 桂ICP备2024023825号-1 )